来源:小桔灯网
作者:一言九顶
新冠病毒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难应付的病毒,它的传播力很强,而且存在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他们没有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测却呈阳性,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挑战。近日,北京一女子被查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而情绪崩溃的视频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并引起社会热烈讨论,该女子最后被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
新冠病毒狡猾多变,临床表现多样,因此很难及时发现。目前对于新冠肺炎筛查的实验室指标主要有抗体检测和病毒核酸检测,但两种筛查结果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做到100%准确率。
一、关于核酸检测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确诊新冠肺炎的“金标准”,但核酸检测的准确性也屡屡收到质疑。
相关专家指出:核酸检测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尤其是假阴性不可避免。这可能与标本采集的时机、采样的类型、人员的操作、标本的运输和处理、试剂质量等因素有关。
另外对于患者发病的时长问题也是核酸检测无法精准检出的。同时新冠病毒的变异也可能导致结果假阴性。因此,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明确:核酸阴性结果不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要排除可能产生假阴性的因素。
二、关于抗体检测
(图源:网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3~5 d后,血清特异性抗体逐渐产生,首先出现的是免疫球蛋白IgM抗体,然后出现IgG抗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明确如果疑似病例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阳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则可以诊断其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的排除标准,需要同时满足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以及发病7 d后新型冠状病毒IgM和IgG抗体仍为阴性两个条件。
但在目前的多项研究中发现,有些患者无法观察到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出现4倍及以上升高,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也明确: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并不能说明患者无传染性,抗体的出现不能作为出院的标准。抗体检测主要用于回顾性诊断及对核酸检测结果存疑时的辅助诊断,不能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和排除,仅在无法使用RT-PCR时才建议使用血清学进行诊断,不适用于一般人群的筛查。
另外,抗体检测可能会因为标本中存在干扰物质(如类风湿因子、嗜异性抗体、补体、溶菌酶等)、标本溶血、标本被细菌污染、标本凝固不全残留有纤维蛋白原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假阳性”结果。同时,由于血清学方法存在一定的窗口期以及检测试剂盒灵敏度不同也会出现“假阴性”结果。
核酸和抗体检测结果不能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和排除的唯一依据,应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三、关于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
(图源:网络)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机体受到感染时最快4小时就能明显升高,当病原体清除后SAA能够迅速下降到正常水平。SAA对病毒感染有着非常高的敏感性,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在新冠肺炎患者中SAA水平也显著升高,且病情越严重SAA升高幅度越大。
新冠疫情以来,多家医疗机构进行了SAA与新冠肺炎相关性的研究发现:
-
SAA在诊断新冠肺炎患者的特异性和预测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灵敏度均高。SAA诊断COVID-19患者的特异度为74.24%。SAA预测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特异度和敏感度为100%。
-
SAA水平可以作为新冠肺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确诊患者的SAA水平明显升高;与普通型肺炎相比,重型肺炎和危重症肺炎的SAA水平均显著升高,病情越重SAA升高越明显。
-
新冠肺炎患者的SAA的水平明显升高,且在重症患者中SAA升高更明显。
对于新冠肺炎患者的筛查增加SAA项目,可以更快速、更科学、更经济,同时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漏诊。主要步骤如下:
首先,检测SAA项目,将SAA正常人群与升高人群(感染人群)首先区分,对于SAA正常的人群感染风险较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跟踪。
其次,SAA升高的人群再进行核酸和血清学抗体检测:
将SAA项目用于筛查,能更快速将感染与非感染人群进行区分。对于SAA阳性病人,结合其流行病学史及症状体征重点群进行核酸或抗体的检测,而SAA数值正常的病人相对风险较低。
将SAA纳入新冠病毒筛查可以极大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能够使筛查目标更精准,从而大大提高核酸检测的效率和精度,节约社会成本。单一指标的检测都有局限性,多种指标联合检测能够做到优势互补。因此更科学,更精准,更高效,更节约。SAA+抗体+核酸,新冠病毒筛查的黄金搭档。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获得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