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器械领域,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个行业的质量要求比医疗设备高,那就是航天!作为高端精密制造业的重要部分,医疗器械是典型的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产品技术含量高,前期投入大,产出利润高。2018年全球医疗器械公司前十强中,美国公司独占7席,德国2席,荷兰1席。可以说,医疗器械行业处于欧美发达国家的高度垄断之中,也是其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中国的医疗器械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到医械市场竞争中,打破了过去“GPS”(美国通用、荷兰飞利浦、德国西门子)“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一系列民族品牌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高端医疗设备“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中国人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兴于改革开放
1987年,24岁的山东人常兆华,从上海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博士毕业。少年得志的他,选择自费公派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生物系继续深造。留学期间,他担任过两个上市企业的副总裁。但1998年,常兆华放弃了当时丰厚的薪水,依然决定回国创业。在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浦东张江,常兆华建立了微创医疗公司。2018年9月4日,世界顶级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创刊近200年来,第一次刊发中国医疗器械产品的临床研究结果,文章的主角就是由微创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心脏支架“火鹰”。意味着微创不仅成为国产支架领域的龙头企业,也开始引领世界支架行业的新标准。
同样是1987年,在改革开放的另一个窗口深圳,拥有中科院背景的安科公司迎来了一个年轻人。这个小个子广东人叫徐航,刚刚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1991年,徐航从安科辞职,和当时的老领导、办公室主任李西廷一起创办了迈瑞医疗公司。资金紧张、人手不足的迈瑞,一边给外企做代理积累资金,一边用挣来的钱自己搞研发。凭借每年占营业额10%的高强度研发投入,迈瑞逐渐成为世界监护仪、彩超等领域的领军企业。2017年,迈瑞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11.7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首个年度营收破百亿的本土医疗器械企业。
还是1987年,比常兆华小2岁的陈志强,从同济大学应用物理专业本科毕业,回到了广东汕头老家,在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做起了研发工程师,师从中国超声仪器行业先驱姚锦钟。姚锦钟于1963年成功研制出中国首台工业化生产的超声诊断仪,他在1978年创办的汕超所,也是当时国内最好的超声单位。2002年,陈志强拉着退休的姚锦钟,共同创办了深圳开立医疗公司。带着共和国40年的技术积累,姚陈两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内只有黑白超、国外彩超价格奇高的时候,自主研发彩超。2004年,开立团队研发出了第一台国产彩超。如今,开立已成为国内彩超和电子内窥镜领域的龙头企业。
除了这些“技术人员创业型”的公司,今天蜚声中外的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中,也有不少“乡镇企业转产型”公司。比如国内耗材领域的老大哥山东威高,就是1988年陈学利从村支书任上下海创立的;又如湖南省一次性耗材龙头企业平安医械的前身,也是1993年村里“能人”郑大田牵头创办的乡镇企业……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民营经济活力开始迸发的时候。不论“出身”如何,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家史的源头,往往都能追溯到那个如火如荼的年代。
打破国外垄断
谈到自己的创业初衷时,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企业家们,都不约而同提到进口设备当年给自己带来的冲击。
微创董事长常兆华曾表示,由于那时国内高端医疗器械行业落后,致使手术所用支架百分之百全部依赖进口,价格奇高不下。中国患者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放弃高科技文明带来的疗效,要么承受较之国外患者数倍的价格。常兆华说,得知这一状况后,自己有一种透彻心扉的“耻感”与“痛感”,这种“耻感”和“痛感”就是微创医疗诞生的原因。迈瑞创始人徐航也认为,“越是在国外产品一统天下的情况下,就越应该而且有可能做点事情,来打破这种局面。”
于是,让中国人享受到与外国人同等水平、同等价位的医疗条件,就成了中国医械行业内在的使命。毕竟,即便无法替代进口设备,但多一分竞争,就能多一分还价的余地。在医疗器械领域,经常出现中国自主研发产品一出来,国际品牌同类产品价格直接大幅下落50%的情形。
理想很丰满,但等到实现起来才知道有多不容易。医疗器械领域中国落后几十年,一出生就面临着残酷竞争,要在GE、飞利浦、西门子等国际巨头的包围中求生存。迈瑞的员工曾对公司的起步有一句形象比喻:刚上球场对手就是乔丹,刚上拳击台对手就是泰森。这何尝不是整个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写照!但面对强手,不断创新、不断超越,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就这样成长起来了。
多份行业报告显示,近年来,在医学成像、体外诊断、高值耗材、低值耗材、病人监护、医疗信息化等六大细分领域中,中国医疗器械的市场份额都在不断上升。其中,在监护仪、呼吸机等病人监护领域,以迈瑞、理邦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已经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在医疗信息化领域,东华、东软等中国企业也具有一定优势。
而位于价值链中高端的高值耗材与医学成像领域,则是中国企业与国际巨头激烈争夺的主战场。例如在心脏支架上,中国的微创、乐普、吉威已经占到80%的份额,优势稳固,但在心脏起搏器和人工关节等产品上,则仍由雅培、强生、美敦力等国际巨头垄断。又如在彩超、核磁共振、CT等产品上,迈瑞、开立、上海联影等本土企业正在逐渐蚕食欧美企业份额,但高端设备如超导核磁共振、高端心脏彩超领域,仍被“GPS”垄断。而在日企盘踞的内窥镜领域,开立则有望打破其垄断格局。
总之,虽然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在体量上还与欧美国家相差甚远——世界最大医械企业美敦力2017年营收297亿美元,而中国最大的医械企业迈瑞营收111.7亿元人民币,仅为前者的1/16,但中国医械企业规模增速快、研发投入大,并在某些领域拥有了比肩世界一流的能力。
市场技术并重
中国本土医疗器械为何能快速发展?
对此,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医药行业研究员、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王在存认为,行业的发展,是“政策支持、医院行为转变、企业实力提升”三重因素叠加造成的。
国产医疗器械最大的优势是成本优势。而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逐步完善和落地,基层医疗机构对医疗设备的需求出现井喷式增长。同时,随着医院预算管理的精细化,当需要“更新换代”与“填补缺口”时,医院也倾向于采购性价比更高的国产设备。这为国产医疗器械带来了需求侧的红利。
而更根本的原因,还是企业通过正确的市场战略、持续的自主研发、恰当的海外并购带来自身实力的提升。
医疗器械行业作为一种高端精密制造业,最核心的竞争力还是技术。纵观较为成功的本土医械企业,发展初期都要有压箱底的“绝活儿”作为“镇店之宝”。同时,还要持续进行正向开发。据王在存介绍,迈瑞的成功,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每年10%的高强度研发投入——要知道,全球排名前50的医械企业,平均研发投入才占营收额的7%。
而恰当的海外并购,有时则可以跳过漫长的自主研发阶段,成为获得技术和市场的有效渠道。“GPS”三巨头的发展壮大,正是建立在自主研发与技术并购的双轮驱动之上。在这方面,中国企业也有较为成功的案例,如微创通过收购Wright、索林,进入骨科耗材与心脏起搏器领域,万东通过收购百胜医疗增加超声产品线等。
但无论自主研发还是海外并购,都是“烧钱”的事。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有稳定的盈利模式,也就要求领导层实施正确的市场战略。对于中国本土企业来说,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已成为经典发展模式,迈瑞、开立都是成功案例。
在自研产品相对弱小、销路不畅时,迈瑞转身从乡镇、农村医院开始做起,避免与国际品牌在大城市高档医院正面作战。当时国际厂商的监护仪售价在每台10万元左右,而迈瑞以每台4万元打入市场,迅速在对价格敏感的中小医院市场打开了局面。同样,开立在一时难以打开国内市场之际,利用中国加入WTO的契机,迅速出海占领发展中国家市场。一边在中低端市场开辟“根据地”站稳脚跟,一边加大研发力度,加快产品迭代升级的速度,不断向中高端市场“输送炮弹”。
就像徐航曾自信地说:“过去,我们唯一没有的是核心技术;一旦核心技术突破,那么我们产品升级的速度、产品降成本的速度、市场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都比外国公司做得更好。”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是个年轻的行业。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医械市场的增速超过20%,远高于全球市场5%的增速。只要中国医疗器械继续保持定力,稳扎稳打,未来,星星之火必可成燎原之势。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获得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