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烧看病1天花1万元,辛辛苦苦挣的钱到医院后,三下五除二就没了……医改3年重点工作已入中盘,百姓为何对改革成效感受不深?政府还要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12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国务院深化医改报告开展专题询问。据悉,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第三次就国务院某一工作情况报告组织专题询问,国家发改委、人保部、财政部、卫生部等部门的多位部级官员到会应询。
■医疗费个人支付比例有望降至30%
任茂东委员直言,各级政府对医疗事业投入的大量经费,应当“实实在在花在老百姓身上”。可现实是,“政府投了大量的钱,但老百姓的感觉没有那么好,辛辛苦苦、精打细算的钱,到医院后,三言两语、三下五除二就被挣走了”。程津培委员则拿朋友小孙子就诊的经历做例子:“一天下来,还没住院,就已花了1万多元。请问有关部门有哪些具体安排?有什么阶段性目标?”
对此,卫生部部长陈竺、副部长张茅一一作答。张茅说,看病贵的问题,主要是医疗费用上涨过快,同时个人支付比例虽总的比例有所下降,但绝对数还在增加,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看病贵形成原因比较多。一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进一步增多,新技术、新药品更多地使用。此外,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人口有1.6亿,慢性病患者增加,还存在着有一些医生过度依赖和相信新技术、新药物,存在过度医疗、过度检查、开大药方的现象。
要缓解看病贵问题,首先要加快深化医改,扭转现在一些公立医院存在的趋利倾向,真正使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方向,减少过度医疗、大检查、大处方。二是外部加强制约机制,推进支付方式改革。采取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方式,充分发挥保障体系对医疗价格的制约。三是不断完善医保制度,提高保障水平,使群众个人支付比例进一步降低,设想在“十二五”期间降低到30%甚至以下。
对于看病费用上涨问题,陈竺表示不会回避。他说,卫生部正考虑适当进行价格结构调整,把一些不必要的大诊断降下来。“要在医疗卫生系统提倡自律,这是非常重要的。”他强调。
■全国统一的社保卡要发行8亿张以上
对宋法棠委员“医保如何统一管理”的询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说,城镇职工基本医保、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等制度间存在制度分设、城乡分割、管理分离、资源分散等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人口流动规模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凸显。对此,国务院相关部门目前主要采取了几大措施:在参保管理上,尽可能打破城乡界限,如灵活就业的农民工可自愿选择参加就业地城镇居民医保或者是户籍所在地的新农合;在政府补贴标准上,对城乡居民医保都规定了相同的政策,中央财政的补助对中西部地区一律按每人每年60元的标准;在待遇水平上,注意3项制度水平的统筹安排;在管理服务上,加强城乡衔接。此外,还初步建立了城乡政策一致的医疗救助制度。
下一步,主要考虑加快发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初步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把社会保障卡的发行量增加到8亿张以上。同时,统筹安排提高城乡基本医保的待遇水平,逐步缩小制度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并把常见病、多发病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陈竺表示,随着筹资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明年在全面推开儿童两个大病(先心病、白血病)保障的基础上,还考虑将重性精神病、妇女两癌(乳腺癌、宫颈癌)、终末期肾病(尿毒症)等社会影响大、疗效确切、同时费用又可以控制的病种纳入补偿范围。
■到2020年力争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
对委员“农村基层全科医生人才太少、找不到”,如何才能让全科医生成为基层“永久牌”、缓解百姓就医难的询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说,医改提出的应对措施是“两手抓”:一手抓硬件,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建起来;一手抓基层医务人员队伍建设。根据规划,争取到2020年,通过各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
具体到农村卫生队伍建设,陈竺说,目标是到2013年,每个乡镇卫生院能够有一名水平比较高的全科医生;到2015年,即“十二五”规划结束的时候,每个乡镇卫生院能够有两名水平比较高的全科医生;到2020年,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的目标如果能实现,那么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概能有3名医生。这涉及机制、教育、培训等方面,其中公立大医院要发挥核心作用。高水平的全科医生培养是在毕业后阶段,先在公立医院做住院医生,各科轮转,然后再到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也要到高水平的社区教学点。经过综合轮选培训,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全科医生。
■公立医院改革考虑从两方面推进
有委员提出,目前公立医院改革尚未破题,老百姓到二甲以上医院看病越来越难,甚至将公立医院改革形容为“停留在试点层面上或者说是纸上谈兵层面”。
对此,陈竺表示,公立医院改革涉及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非常复杂。在举办和隶属关系上,不只是卫生部门,还涉及教育、军队、国有企业等多个行业,办医主体非常分散。公立医院改革涉及的利益链条相当长,从药品生产到医疗服务方、医疗消费方,触及药品生产流通、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等不同群体的切身利益。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分类管理改革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同编办、人社等部门合作。此外,中国的公立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实际上不是过多,而是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公立医院改革必须是一个积极的同时又是稳妥的过程,不可能“一刀切”,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试点先行,通过不断研究、探索和总结,最终形成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加以推广。
陈竺说,今年2月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以来,16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和31个省级试点城市都陆续出台了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和一批配套政策措施。下一步,考虑从两方面推进:一是要将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作为综合改革措施在试点城市和地区加大推进力度,一定要在重大体制机制问题上取得突破。
同时,要用一些有效和易操作的措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尤其是公立医院改革带来的成效。这方面希望在全国全面推开的措施有:普遍开展预约诊疗、便民门诊和优质护理;动员全国的公立医院建立大医院支持基层和农村的长效机制;在基本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方面加大力度;在公立医院推进住院医师培训,建立规范化制度等。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获得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