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制抗脑卒中植入性器械

  • 2012-02-01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随着医学和影像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发现,临床上约87%的脑卒中患者为血栓型脑卒中(即缺血性脑卒中),其余大多为出血型脑卒中,还有极少数病人为混合型脑卒中(既有脑梗塞又有脑出血症状)。从这一现象来看,预防脑梗塞是防止发生脑卒中的关键。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心脏病研究所的Robert Hauser和R.V. Tassel两位教授多年来对脑卒中的发生机制进行了研究。他们进行的医学研究表明,引起脑卒中的血栓并非像常人想象的那样多生成于脑组织中,而是大多生成在人们意想不到的一个地方——“心耳”(房颤病人心房下方形成的一个袋状空腔,其开口与肺动脉根部分重叠)中。不少中老年人有房颤症状,其中一些人由于每日喝水量少,造成血液黏稠度较高。这些患者由于心脏不能有效将血液充分泵出,导致部分血液淤积于心房中,过分黏稠的血液最终就可能形成血栓。栓子可能随着血液循环抵达脑部,一旦其堵塞了脑动脉,就会引起脑卒中。在上述患者中,90%的血栓都生成于心耳。

 

  美国研究人员指出,以往医生之所以要给房颤病人处方华法林,就是为了稀释血液及防止心耳中生成血栓并最终引发脑卒中。即便如此,每年仍有5%~6%的房颤病人发生脑卒中。如果将心耳的开口堵住,就可能大大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基于这一理论,美国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研制出了一种抗脑卒中的植入性医疗器械“Watchman”,并据此获得美国专利局颁发的新型实用专利证书。

 

  据制造商介绍,这种植入性器械是采用镍钛合金制成的微型笼状物,它有4个倒刺用于钩住血管防止其自身滑落。医生通过微创手术,先在病人腹股沟静脉上开一小口,然后将这一压缩的微型笼状物塞进血管中,在CT引导下送达心耳出口处,将其撑开后,其可牢牢堵住心耳下方出口,从而使血液不至于淤积在心耳中。

 

  据介绍,在过去的两年里,美国多家医学中心对这种植入性器械开展了临床研究。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新产品治疗组的1000多名房颤病人中仅有1人发生脑卒中,而对照组(口服华法林组)中有30多人发生脑卒中。美国FDA组织专家对该产品抗脑卒中的效果进行了初步评审,目前专家组尚未对其效果提出异议。如果后续研究不发生意外情况,生产商预计该植入性器械有望在今明两年面市。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获得更多资讯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