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为脑机接口正式收费立项,意念操控的“赛博人生”还有多远?

  • 2025-03-14

2025年3月1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其中专门为脑机接口新技术前瞻性单独立项,设立了“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等价格项目,这意味着,一旦脑机接口技术成熟,快速进入临床应用的收费路径已经铺好。


《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脑机接口相关收费项目

image.png

图片来源:国家医保局


2025年似乎将成为脑机接口的大热年,多项政策密集落地,各大医院及相关企业联手攻坚脑机接口技术壁垒,部分项目甚至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再加上此次国家医保局“突然”为脑机接口收费项目立项,不禁让人怀疑,让瘫痪者行走、让失语者说话、让盲人复明的“赛博人生真的要来了吗?



01

脑机接口政策密集落地,临床试验项目高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不断发展,让瘫痪者行走、失语者“开口说话”、通过“意念”指挥机械,频频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与此同时,与之相配套的国家和地方政策也在近两年密集落地。尤其是在今年,仅3个月的时间里,密集出台了5项脑机接口相关政策。


其中,北京、上海对脑机接口的政策支持力度领先全国,均于今年1月陆续出台了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


例如,北京计划到2027年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突破脑机接口电极、芯片、编解码算法等关键核心技术,并培育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潜在独角兽和独角兽企业,进一步提升产业引领力,加速推动一批脑机接口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多场景的落地应用。


2030年,在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产品研发与创制、应用场景搭建等方面取得突破,培育3-5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100家左右创新型中小企业,实现脑机接口创新产品在医疗、康养、工业、教育等领域的规模化商用。


2023-2025年脑机接口相关国家及地方政策出台情况汇总

image.png

资料整理:众成数科


从产品创新研发进展情况来看,近两年更是有大量的脑机接口临床研究项目立项。据众成数科统计,2024年脑机接口相关临床研究项目累计数量达59个,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5.96%。目前,临床试验项目主要针对脑卒中、脑损伤、脊髓损伤、以及部分情绪障碍等疾病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


2020-2024年脑机接口相关临床临床试验项目累计立项数量(单位:个)

image.png

数据统计:众成数科临床试验数据库


部分脑机接口相关临床临床试验项目注册情况

image.png

资料来源:众成数科临床试验数据库



02

大批企业押注脑机接口研发,技术、伦理等难题仍亟待解决


现如今,脑机接口可分为三种路径,分别是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不同技术路径应用场景不同,因技术成熟差异也各有利弊。


目前,已有诸如三博脑科、强脑科技、脑虎科技等大批科技企业获得了多轮融资,纷纷押注脑机接口研发,部分企业甚至已经完成脑机接口植入临床试验手术,柔性电极等核心技术也迎来了突破性进展。


部分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植入手术案例

image.png

资料整理:众成数科


然而,脑机接口的研发并非一帆风顺。从技术角度而言,脑机接口本身是三大先导产业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的一个交叉点,产品研发难度及风险极高。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在今年两会期间也曾表示:“一方面脑机接口的侵入式技术普遍存在安全性问题,包括植入设备的长期生物相容性、手术风险以及术后可能的免疫反应,更无法实现全脑监测;另一方面,传统非侵入式技术受颅骨信号衰减影响,信噪比低、空间分辨率不足,高精度解码难度大。”


此外,当脑电波被读取、记录,人的思维处于全面暴露的风险之中,隐私安全愈加凸显。脑机接口技术可以改变大脑的活动模式,可能影响我们的性格、决策甚至身份认同。


因此专家建议,接受脑机接口技术临床试验的患者,必须经过严格的伦理审查。在技术普遍应用之前,相关部门应对脑机接口可能涉及的神经数据和精神隐私等问题,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法律规范和伦理原则。


但不可否认的是,脑机接口或将成为未来的新风口之一,随着脑电采集、信号分析解码等相关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相应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的配套完善,未来这一赛道将惠及更多脑卒中、脊髓损伤等相关疾病的患者,真正迎来让瘫痪者行走、让失语者说话、让盲人复明的“赛博人生”。



来源:众成医械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获得更多资讯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