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政府工作报告,医疗重点解读

  • 2025-03-07
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现将医药部分学习体会分享如下。


01

价格形成机制
《报告》要求“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机制改革持续深化,以老药集采、新药国谈为切入口,健全完善以市场为主导、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有效竞争为基础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规范非医保药品自主定价,大力支持高质量创新药发展,不断引导药品价格趋于合理。

2024年2月,国家医保局向有关协会发送了《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价由市场定,挂网提速,允许高回报。

2024年1月,中办国办发布的《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3月业内流传并于7月初经国常会审议通过的《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都提出允许创新药参照国际同类药品定价。


2月中旬业内流传的《关于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推进价格形成机制工作。

一、新药定价


1、资金来源:鼓励商业保险公司设立创新药产业投资基金,为创新药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的长期投资。

2、企业自评定价:试行以药学和临床价值为基础的新上市药品自评制度,分层次落实价格政策,积极支持满足临床急需的高水平创新药在上市初期获得与高投入、高风险相符的收益回报,在一定期限内保持价格相对稳定。

3、多元支付:充分发挥商业健康保险、公益慈善、工会互助和互联网平台机构等功能作用,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

4、机构医保定点与否,价格有别:医药企业按不高于支付标准的协议价格向医保定点医药机构供应谈判药品,向非医保定点医药机构供应谈判药品的市场价格可不受支付标准约束。

二、老药定价


1、挂网:集采药品按中选价及协议挂网,谈判药品按协议价格挂网,其他药品由医药企业按药品差比价规则合理确定挂网价。

2、治价:用好全国挂网药品价格一览表,实施药品价格智能监测,到2027年,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成熟定型,推动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02

丙类目录

《报告》要求“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


在2024年12月国家医保局召开的2025年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制定丙类目录。在1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的“保障人民健康 赋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进一步明确了丙类目录的制定与国谈同步进行。

2月中旬业内流传《关于医保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第二轮征求意见稿)》,提出增设丙类目录,重点纳入符合条件的创新药,为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制定提供公共服务和政策支持。


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符合条件的商业健康保险将丙类目录药品全部纳入保障责任范围。做好丙类药品目录与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衔接。

丙类目录药品在进院管理上享受与基本医保目录甲乙类药品相同的政策待遇。对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和丙类目录药品实行直接挂网。丙类目录药品不计入基本医保自费率指标和集采中选可替代品种监测的范围,相关病例原则上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实行按项目付费。


通过丙类目录撬动商业报销对创新药的支付意义重大。2024年,创新药市场规模约1400亿元,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的支付总额约74亿元,约占创新药市场规模的5.3%。其中,惠民保支付了约21%、医疗险支付了约30%、疾病险支付了约49%。2023年,我国商保的保费收入9035亿元,当年赔付支出3848亿元,商保对创新药的支付还存在很大空间。


03

集采

《报告》要求“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


在1月17日医保局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2025年,医保部门将持续深入推进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包括国家层面将在上半年开展第11批药品集采,下半年开展第6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并适时启动新批次药品集采。同时将在地方层面开展具备专业特色的全国联盟采购预计达到20个左右,包括中成药、中药饮片以及高值耗材等”。


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将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逐步向滴眼剂、贴剂、喷雾剂等剂型拓展”,一旦过评品种达到一定数量(竞争足够充分),这三种剂型的药品也将大量纳入国采。

1月14日,安徽医保局在其2025年工作会议上明确“牵头全国生物药品联盟集采”。

1月8日,在广西防城港召开的全国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全面推动集采药品进基层医疗机构、进民营医疗机构、进零售药店”。


04

DRG/DIP

《报告》要求“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DRG/DIP三年行动计划已于2024年结束,2.0版也已发布。

医保局2025年工作会议要求“推动DRG/DIP2.0版分组方案高水平落地”。

DRG/DIP 2025年的工作指标也已明确。

2024年7月,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印发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确保2025年起各统筹地区统一使用分组版本”(即2.0版分组)

《“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提出,到2025年,“实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和按病种付费的住院费用占全部住院费用的比例达到70%”。

早在2021年11月,国家医保局印发的《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就指出,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


05

医保省级统筹

《报告》提出“稳步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


由于医保统筹层次偏低,共济性、公平性不足,增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功能不能充分彰显。为此,提高医保统筹层次已逐渐提上日程。

2009年中央10号文件中提出要“逐步提高统筹水平和统筹层次,缩小保障水平差距”。

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

到2024年7月,各地已经基本做实了市地级统筹,京津沪渝和海南、福建、宁夏等省份已推进了省级统筹。


06

分级诊疗

《报告》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促进分级诊疗”。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福建考察时要求“做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2025年国家卫健委工作会议提出“以基层为重点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均衡发展”、“以紧密型医联体为抓手推进县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

截至去年底,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录用的近7500名大学生乡村医生均已经陆续到岗,为振兴乡村医疗增添了活力。



来源:赛柏蓝器械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获得更多资讯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