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协会谈思路丨徐珊:踔厉奋发担使命,推动新时代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

  • 2025-03-04


图片

编者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正值年初,为助力消费品工业领域各方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推动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特策划推出《开好局起好步  行业协会谈思路》专栏,邀请消费品工业领域各行业协会负责同志,围绕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相关部署,畅谈发展思路,谋划务实举措。


踔厉奋发担使命,推动新时代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

徐珊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秘书长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2024年紧紧围绕“服务行业、协调政府、完善自我”的工作方针开展各项工作,积极推动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健康发展。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协会将落实好、领会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引领带动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


行业呈稳健发展态势

回顾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驱动下,保持稳健发展态势,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方向迈进。主要呈现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行业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远高于全球平均增速。医学影像设备(如CT、MRI)、体外诊断(IVD)、心血管介入器械、高值耗材等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增长显著,国产化替代加速。


二是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药监局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鼓励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和上市,2024年65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各级政府积极推动落实《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各地加大对医疗基础设施的投资,推动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升级,带动了中低端医疗器械的需求。2024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国产替代加速。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的双重推动下,国产医疗器械的替代进程显著加快。2024年,国产医疗器械在中高端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影像设备(如CT、MRI)、超声设备、内窥镜等领域。国家鼓励公立医院优先采购国产设备,进一步推动了国产医疗器械的普及。


四是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AI技术在医疗影像、辅助诊断、手术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更加成熟,提升了诊断效率和准确性。随着5G技术的普及,远程医疗和可穿戴设备在慢性病管理和家庭医疗领域等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展。3D打印在定制化假体、植入物和手术模型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推动了个性化医疗的发展。


五是国际化步伐加快。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加速国际化布局,通过并购、合作和技术输出等方式进入海外市场。国产医疗器械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份额逐步提升,中国产品凭借性价比优势赢得了广泛认可。


协会勇担责任,积极做好行业管理服务

协会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广大会员单位的支持与配合下,2024年,协会积极开展了以下工作:组织召开专题座谈研讨会,为政府与企业搭建交流平台;参与两会提案工作,为会员开拓更为广泛的意见及建议反馈渠道;协助政府做好行业管理与行业服务工作,为政府制订政策法规提供合理化建议;积极深入行业,进行调查研究,把握行业脉搏;拓展国际交流渠道,搭建国际合作平台;积极倡导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努力服务社会。


截至2024年年底,协会积极发展新会员近100家;加强与相关部委联系,配合各部委开展政策法规等文件的宣贯及意见收集反馈工作,共提出建议300余条;举办各类座谈会、论坛及专项调研近200场次;深化国际交流,与1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加强了联系。


聚焦重点,科学谋划2025年工作思路

近年来,医疗器械行业面临供应链压力、市场竞争加剧、监管趋严等多方面的风险与挑战。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协会将落实好、领会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引领带动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将提高产业链韧性和现代化水平作为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基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高质量发展全局。要着力提高医疗器械产业链韧性和现代化水平,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一要重视技术创新与研发。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关键原材料的自主创新,提升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化水平,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二要加强产业链协同与优化。加强上下游企业协同,完善供应链体系,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率,确保关键环节的稳定性和韧性,降低外部依赖风险。三要持续提升行业监管水平。推动标准化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促进产业升级和国际化发展。


二是将创新驱动作为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医疗器械行业正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其背后是医疗需求的深刻变革与技术创新的蓬勃动力。面对这一趋势,一要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增加研发资金,推动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的突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二要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协同创新,建立联合实验室和技术转化平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三要培养高端人才。加强医疗器械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多层次人才梯队,为行业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三是将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健康需求的增加,近些年发展势头强劲。当前,已经跑出“加速度”的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和我国医改向纵深发展带来的各方面挑战。一要扩大国际合作。鼓励企业与全球领先医疗器械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二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积极融入国际标准体系,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接轨,增强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和竞争力。三要支持企业“走出去”。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并购、合资等方式提升国际市场份额,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四要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来华工作,支持国内人才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提升行业国际化水平。


四是将数智化转型作为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医疗器械行业关系人类生命健康,而“数智化”将再度提升医疗效率,大幅提升拯救万千生命的能力。数智化转型趋势将增强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一要加速推进数据整合与标准化。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确保各系统间的数据互通,提升数据利用效率。二要提升智能化生产能力。引入AI、物联网等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自动化水平,确保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三要加速研发创新。利用大数据和AI加速产品研发,缩短周期,提升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四要优化供应链。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供应链透明化管理,提升响应速度,降低成本。五要推进合规与安全。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确保符合行业法规,保障患者信息安全。


五是将服务企业作为协会推动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2025年2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在医疗器械行业内,民营企业是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要做好政策对接。及时传达并解读政策,帮助企业用好政策红利,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二要搭建共建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行业竞争力。三要优化协会服务。提供培训、咨询等服务,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市场适应能力。四要反映企业诉求。收集企业意见,向政府部门反馈,推动解决行业共性问题。五要加强行业自律。加强标准制定和合规引导,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协会将凝心聚力,积极作为,推动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来源:此文转自“中国制造”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获得更多资讯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