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会面阳性病例激增,医疗机构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全面考验。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近期发布会上表示,做好医疗资源的准备,是我们做好下一阶段医疗服务工作的“先手棋”和“关键棋”。
在这场大考面前,医疗资源的储备和平衡成为破题关键。
01
12月底前,县级医院设备大升级
12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印发依托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保障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
卫生院增设发热门诊,储备抗原试剂
12月底前,全国ICU设备扩容改造
面对多地阳性病例激增,重症救治能力和资源储备成为打赢这场仗的关键所在。我国现有重症救治资源如何?
12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目前,全国的重症医学床位总数是13.81万张,其中三级医疗机构重症医学床位是10.65万张。重症医学床位接近10张/10万人的水平。重症医学的医师总数是8.05万人,“可转换ICU”储备医师10.6万人,重症专业的护士是22万人,另有“可转换ICU”护士是17.77万人。
重症资源的准备方面,焦雅辉谈到,要求各地要把二级医院重症监护科和重症监护病房按照标准进行改造,作为三级医院重症资源的重要补充。要求三级医院综合ICU要达到床位总数4%的比例。
此外,对于各个专科ICU,要按照综合ICU的标准来进行扩容改造和建设。再按照床位总数4%的比例改造可转换ICU床位,需要的时候,可以在24小时内迅速转换成重症ICU的资源,保证综合ICU和可转换ICU能够达到医院床位总数的8%。另外,还有一部分专科ICU床位作为重要补充。
“所有这些扩容和改造工作,我们要求各地务必在12月底之前完成。”焦雅辉提到。
据观察,12月7日发布的《以医联体为载体做好新冠肺炎分级诊疗工作方案》中指出,加强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分级分类就诊转诊。
以新冠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型、危重型病例和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例,转诊至医联体对应的定点医院集中治疗,其中危重型病例收治于ICU病房,重型病例收治于亚ICU病房,需要血液透析的病例收治于普通病房。
以基础疾病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以及基础疾病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亚定点医院医疗救治能力的,转诊至医联体牵头医院治疗,牵头医院不是三级综合医院或能力不满足患者救治需要的,转诊至与医联体建立协作关系的三级医院。
距离12月结束仅剩最后三周,全国范围内正掀起新一轮设备采购潮。
来源:赛柏蓝器械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获得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