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版)》(以下简称《手册》)。
内容指出,为保证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在专家研讨、专题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政策文件,对《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 修订版)》进行部分修订,形成《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 版)》。
《手册》提出,二级医院承担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抢救、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兼顾预防、保健、康复诊疗服务。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手术(含介入治疗)患者的数量和质量与医院综合诊疗技术能力(规模、人员、设备、设施等)、临床管理流程、有限资源的效率和效益相关。住院患者手术占比情况可以反映二级医院的技术能力和水平。
新版《手册》对高值耗材耗占比进行重点要求。
文件指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 的通知(国办发〔2019〕37 号)要求完善高值医用耗材临 床应用管理,并将其纳入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卫医发〔2019〕43 号)要求,加强高值医用耗材规范化管理,明确治理范围,将单价和资源消耗占比相对较高的高值医用耗材作为重点治理对象。
完善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管理,并将其纳入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以全面深入治理高值医用耗材,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手册》进一步指出,国家卫健委于2020年1月发布的《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的通知》要求,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清单》基础上,根据各地实际,适当增加品种,形成省级清单,并指导辖区内医疗机构制定医疗机构清单。
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办法(试行)》 (国卫医发〔2019〕43 号)有关要求,加强医用耗材管理,并按照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工作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手册》再次明确了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具体见文末)
其中包括单/多部件金属骨固定器械及附件、导丝、耳内假体 、颌面部赝复及修复重建材料及制品、脊柱椎体间固定/置换系统、可吸收外科止血材料、髋关节假体、颅骨矫形器械、刨骨器 、球囊扩张导管、托槽、吻合器(带钉)、血管支架、阴茎假体、植入式神经刺激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式药物输注设备、椎体成形导引系统等18类耗材。提升微创手术、三级手术占比成为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重点。微创手术降低了传统手术对人体的伤害,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越性,极大地减少了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和痛苦,更注重患者心理、社会、生理(疼痛)、精神、生活质量的改善与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合理选择微创技术适应症、控制相关技术风险,促进微创技术发展。《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医发〔2014〕48 号)中推荐县级医院住院患者微创手术比例≥20%。《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2018-2020 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37 号)要求,县级医院提升微创等技术能力。《手册》进一步明确,二级医院重点开展二、三级手术。通过考核出院患者三级手术占比,衡量医院实施难度较大手术的情况,以体现二级医院诊疗技术水平。《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94 号)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与其级别和诊疗科目相适应的手术。《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心血管疾病介入等 4 个介入类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828 号),对心血管疾病介入、综合介入、外周血管介入和神经血管介入 4 个介入类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进行了修订。该修订强化了医疗机构的主体责任,加强了对相关技术临床应用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将相关技术纳入手术分级管理。要求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和管理,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室间质评反映实验室参加室间质 评计划进行外部质量监测的情况,体现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同质性,同时为临床检验结果互认提供科学依据。《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7〕73 号)要求各地实现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全覆盖。医疗机构通过省级、市级等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在相应级别行政区域内检查检验结果实行互认。公立医院通过国家级、省级临床实验室室间质评的项目数和通过率持 续提升,不断推进检验结果互认和检查资料共享。《手册》要求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逐步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包括挂号收入、床位收入、诊察收入、治疗收入、手术收入、护理收入等。不包括药品、耗材(即卫生材料)、检查化验收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 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3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 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 号)明确要求,要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行为。 通过推进药品和耗材招标采购、流通、使用等方面改革降低费用,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检验价格,合理调整提升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从侧面反映医院所在地医疗服务价格合理性,尤其是取消药品加成和卫生材料加成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情况。支持公立医院优化收入结构,提高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 验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专科能力建设方面,包括病种例数、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病死率四项指标。《手册》介绍,基于病种质量管理是一种标准化的、以病种(或手术)为单位而进行的医疗质量管理,达到提高医疗质量和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的目的;具有相同疾病(或手术)诊断名称的一类患者运用相同指标进行医院间比较,可反映各医院诊疗能力、技术水平和费用等的差异性。按照《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 (2018-2020 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37 号)要求,县级医院提升专科服务能力,重点提升对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地方病的诊疗能力;重点加强儿科、精神科、老年病专业、康复医学科、传染性疾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学科建设,并将急诊科与院前急救体系有效衔接,提升急危患者抢救与转运能力。
- END -
来源:赛柏蓝器械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获得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