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底,通过国家组织和省级联盟采购的高值医用耗材品种达到5个以上;
种植牙地方集采联盟,有望在今年上半年推出;
价格回归合理,集采不追求“最低价”,坚决反对跑步竞价;
必须确保回款......
2月11日上午10点,国新办召开了《深化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进展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先生介绍了深化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进展的最新情况。
一同出席今天政策例行吹风会的还有: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负责人周健先生,国家卫生健康委药政司负责人王雪涛先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司负责人李茂忠先生。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次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又释放了哪些耗材集采重要信号!
一、2022年底,耗材集采品种达5个以上
本次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介绍,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已进入常态化、制度化新阶段,现已实现冠脉球囊、人工晶体两个品种省份全覆盖。
下一步,将重点聚焦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品种,力争到2022年底,通过国家组织和省级联盟采购,实现平均每个省覆盖高值耗材品种达到5个以上。
二、集采将成为公立医院采购基本模式
陈金甫表示,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使集采成为公立医疗机构采购的基本模式。
同时,通过不断完善措施,特别是将供应、质量、信用等相关因素纳入集采规则,从体制机制上净化医药流通的生态环境,也就是根治带金销售,净化行业生态,从而激励企业通过规范竞争,促进流通行业的整治。
三、上半年推出种植牙地方联盟集采改革
针对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强调的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高值医用耗材,国家医保局也给出了具体时间表。
骨科耗材的集采工作已于2021年开展,主要集中于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同年,河南联盟开展了创伤类骨科耗材的招采工作,今年进一步延伸到脊柱类耗材。
骨科临床的耗材需求很大,但是标准不一,尤其是产品组成非常复杂,所以如何按照临床医疗的需要来形成采购产品组,涉及很多技术环节,现在已经在研究,争取上半年有一套初步方案,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今年能够顺利进行开标。
药物球囊是心内科重要耗材。集采之后,心脏支架使用量上升,与此同时,在一段时期内,药物球囊的使用量也大幅度上升,陈金甫说:“因为药物球囊没有纳入集采,有降价空间。去年,在江苏等一些地方开展了药物球囊的集采,今年要扩到全国,堵住虚高的空间。”
种植牙方面,陈金甫坦言:“这一块大家争议很大,诟病很多。”目前来看,种植牙是一种重要的缺牙修复治疗方式,社会需求很大。
针对种植牙的集采工作,陈金甫表示:“先从地方探索开始,去年年初已开始部署,由四川组织省际联盟,研究种植牙集采规程,现在方案基本成熟,也广泛听取了临床、企业和各地意见,准备今年上半年能够推出一个地方集采的联盟改革,实际上也是在国家主导下,在牙科种植领域探索的一种集采方式”。
毫无疑问,备受争议的种植牙集采,真的要来了!
四、品种扩围,省际联盟是主流趋势
另外,有记者提问:目前地方联盟集采越来越多,请问该如何评价这类联盟的意义?地方联盟集采品种未来是否都会纳入国家集采?
对此,国家医保局表示:省际联盟招采品种增多是必然趋势和主流趋势。实际上国家组织集采,就是地方联盟集采。
“公立医疗机构集中招标采购在哪个层级呢?原来在地级,后来到了县,为了减少流通环节、各地开花、规则不一,尤其还有一些不正当的利益输送。”陈金甫称,在国家组织集采之前,卫健委等部门已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优化规则、构建集中采购的平台,已经形成了省级集采的模式,把一个省的公立医疗机构的招标采购集中到省级平台。
这样有几个好处,统一规则、集中采购量、减轻企业的负担,所以省级联盟是集中采购的主体。在这个基础上,对一些大品种、对一些探索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比较困难的领域,采取了国家组织省级联盟的形式。这个招标叫做“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
联盟招采是一个主体,就是省级联盟。国家代表全国省级联盟,组织对某些品种开展采购,药品由上海药事所进行操作,耗材由天津医药采购中心进行操作,实际上联盟主体还是省。
国家不可能把所有的品种都招齐,还是要服务临床。“因为公立医疗机构采购的品种是非常复杂的,这时如果医院全部去采购,那原来的漏洞,流通环节的弊端就很多。所以,还是要大量通过省一级联盟去招采,甚至有一些还需要有第三方招采,比如小耗材,包括医院也有一些采购,所以这种制度模式还是要服务于、有利于医疗机构的运作和临床服务。”陈金甫称,现在的主体格局是国家组织、省际联盟的招采,这两个格局是不变的。
对于省际联盟的招采品种越来越多的情况,陈金甫表示,这是个必然趋势,也是主流趋势。
这些将来会不会纳入到国家集采?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比如说省际的局部招采探索成功,有可能其他省协同跟进,如果是达到了选优的目的,价格合理、临床满足了需要,不一定要国家组织集采了。如果省际联盟探索了,但是竞争格局不充分,品种还不是很多,总量还不是很大,在探索机制成功的基础上,国家医保局推进国家组织集采,使这种改革制度的效应迅速受益于全国,服务于临床。
“这个时候,有一个上下之间的联动。比如胰岛素集采,前年在武汉进行了探索,根据探索的成功经验,迅速组织国家层面来集采,这就是一个双向之间在制度上的协同。”陈金甫称。
五、不追求最低价,坚决反对跑步竞价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介绍,集采是个大的制度创新,系统集成的改革。这种改革不是单一目标的事情,它是多元目标动态平衡的事情。既要有系统集成、规则严格、科学公正的“冰墩墩”,也要有多元目标动态平衡、多方受益、促进未来发展的“雪容融”。
第一,在制度层面,国务院文件已经说得很清楚,必须坚持带量采购,要保证质量,促进创新驱动,稳定供应,确保临床使用。围绕着这几个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制度性的配套政策,包括医保预付、节余奖励、配送保障以及结算的一系列流程。
下一步,我们要加强平台建设,让它服务于市场,服务于医疗机构,服务于企业,进行专业化的平台操作。这些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不能背离,尤其是带量采购是制度的核心。如果“跟价不跟量”,企业就不能以量搏价,就不可能实行有效的成本核算,还要去跑医院,增加了运营成本,也留下了寻利的空间。
第二,在规则层面,就是服务于制度层面,针对特定的品种以及竞争格局来设置竞价规则。比如竞价规则、带量比例、协议期是多少。带量中间,谁来报量、谁来选量,这些都要针对品种进行精细化设计。对于竞争比较充分的品种,比如化学药这一块,基本上协议采购量就达到80%以上,协议采购量越大,就说明我们中标产品的市场覆盖率越高,群众受益面越大。同时,要根据市场供应情况适度竞争。
大家知道,最早“4+7”试点是只选1家,最低价中标,这样竞争非常惨烈,供应这一块就没有替补,临床选择余地小。到了第二批、第三批逐步优化,放宽竞争格局,平衡使用和供给,适当保持竞争率,这样能够使价格达到合理回归。
我们不追求最低价,也坚决反对跑步竞价,这样就达不到多元动态目标平衡了。我们不是特别锚定国际最低价,因为中国正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中国人也可以吃上好药,医保金也能负担起这种价格合理的药品。所以这个竞争规则的设计,实际上有它价格合理调整的机制,怎么使市场发现价值,让企业公平竞价更加合理。
当然,针对特殊的品种,比如胰岛素在临床替代方面,某种情况下还处于初级阶段,还不是很成熟,尤其是后续的维护,临床这一块还是有很大争议,现实的格局又不平衡,基本上被几家供应商占据,所以在胰岛素的竞价规则中间,实际上我们第一关心的是临床替代,第二关心的是产能。
我们联采办到每一家企业看它的车间,如果你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以后,后续供应时产能跟不上,影响的就是临床。所以在竞价规则上,要使各个主流产品和新产品都能够及时进入,有竞争的一席之地,同时产能也有稳定供应。
六、必须确保回款
最后,关于所有企业都关心的“回款”问题,陈金甫也表示必须确保回款。
为了解决医疗机构资金紧张问题,医保基金预付30%,国家医保局也在探索,招采平台上跟配送企业和供应企业直接结算,让平台服务于企业,减少运营成本,这就是政策性的安排。
我们也允许一些地方进一步扩大医保垫付药款的份额,同时在竞价规则里面,越来越对医疗机构还款作出了严格要求,而且我们也开发软件系统,来监督药品回款的进程。
陈金甫表示:医药行业特别是耗材领域,货款的积压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药品半年以上、耗材一年以上未回款的占很大比例,集采后它的回款得到有力保证。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获得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