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全线进军AI领域 研发外科手术机器人

  • 2017-11-28

        强生进军AI领域,正在加速前进。近日,强生医疗创新中心在美国德州医学中心登场。
        据强生内部人士透露,这一创新中心主要负责研发巨头突破性的医疗设备,以降低外科手术的侵入程度。
        该创新中心的负责人是强生医疗副总裁,其也是医学博士,还曾是名外科医生。
        而这距离强生中国区主席、强生亚太区医疗器材集团主席孟启明透露出的强生全线进军AI信号仅相差一周多。
        近日,孟启明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透露,强生已经踏入AI医疗圈,接下来将大幅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
        关于在AI方面的布局,孟启明称,强生想要做一个指导外科医生的手术机器人。
        因为,目前市场中能够找到的机器人只能依照医生指令做事情,进行模仿,孟启明认为未来的机器人应该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它指导外科医生做更好、更高质量的外科手术。
        仅数天后,强生作出了重要布局。强生人士称,强生医疗创新中心是强生旗下独一无二的研发机构,该机构有望在医疗器械设备领域掀起一场革命。
        手术机器人理想
        事实上,强生踏入AI的第一只脚,是在2015年12月,谷歌(微博)的Verily(原名谷歌生命科学)和强生医疗设备公司Ethicon宣布成立一个名为VerbSur-gical的初创公司,该公司的目标是创造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操作系统,以及更加聪明的辅助手术机器人。
        孟启明口中所说的可以指导外科医生做更高质量手术的机器人将在这个公司诞生。据了解,第一个机器人已经诞生,只是距离强生的理想还有一些差距。
        VerbSurgical这一新生公司将拥有强生和谷歌两大巨头不同的优势。强生拥有对先进仪器制造的经验,同时谷歌在机器学习和图像处理方面拥有丰富的知识。
        在目前的机器人医疗市场上,绝大部分被IntuitiveSurgical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占领。
        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是一种高级机器人平台,其设计的理念是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FDA已经批准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用于成人和儿童的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头颈外科以及心脏手术。
        达芬奇机器人由三部分组成: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成像系统。手术器械尖端与外科医生的双手同步运动。
        当然即便拥有这项技术,手术还是需要人工控制,也就是说手术过程的好坏依然取决于医生手术的水平。并且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价值超过200万美元,每年维修费用高达17万美元。同理,手术费用也将极其昂贵,所以其他医疗机器人公司正在努力研究一种成本低的手术机器人。
        与此同时强生、谷歌两大公司携手成立的公司立志于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强生想要一台成本更小的机器人,谷歌想要一台可以自我驱动的机器人。两家公司的理念正好弥补现有机器人市场的缺陷。
        强生公司全球医疗设备总裁GaryPruden说,在目前市场上的手术机器人在技术上并不是机器人。现有市场上的机器人只是医生手和眼睛的延长,并不能自己思考,为医生提供一些有用的数据。
        VerbSurgical的存在是为了使手术机器人这个平台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强生对于医疗器械的理解,可以更加完美外科医生对手术精准度的控制,便于术后患者创伤的愈合,使疤痕最小化;谷歌作为互联网的巨头,对于大数据分析方面有很深厚的理解,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与整理,可以给外科医生提供对手术有益的信息。
        GaryPruden表示,如果通过使用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和信息技术来改善外科手术的结果,那么这将使全世界5%的外科医生的技能达到最高水平。他举例,比如在上海,上海医院的护理质量实际上相当好。你去巴西护理质量很好。再往北走40公里在这些地点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很好。GaryPruden称,强生的目标是使外科手术民主化,通过给外科手术医生提供信息,进而提高护理标准,从而影响结果。GaryPruden乃至强生高官们认为这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ScottHuennekens作为Verily(谷歌生命科学)和强生公司(Johnson&Johnson)的合资企业的领导者,他指出每年大约有600000个机器人大部分是在美国进行的腹腔镜手术。他说,他希望看到VerbSurgical的系统用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一千万多个手术。但他认为这是一个漫长的博弈,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20年或更长的时间。
        他还希望手术能逐渐变得更加自动化,他说强生距离完全自动化的机器人做手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他希望看到自动功能,如先进的缝合和图像识别。
        Huennekens说,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的标价预计将超过三亿美元。他强调,有超过200人在这个项目上工作,大约100人在VerbSurgical,另有50人在Ethicon,另有50人在Verily。
        他认为大众不把强生视为机器人公司,而是看作外科手术平台公司,如果人们认为开放手术是1.0手术,微创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为手术2.0,机器人手术为3.0,强生高管们真的认为下一个时代是4.0。
        什么是4.0手术?
        VerbSurgical称它为“数字手术”。Huennekens表示试图将现场成像和可视化与仪器集成在一个系统中,使用算法来帮助决策。
        2017年1月26日,VerbSurgical曾宣布,公司已向其合作伙伴展示了其第一台数字手术原型。数字手术平台包括了公司五大技术支柱的所有要素:机器人技术、可视化技术、先进的仪器设备、数据分析和连接由VerbSurgical及其合作伙伴开发。据透露,一个原型手术系统将在2020年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强生的合作伙伴谷歌发布旗下的人形机器人Atlas的视频中,Atlas被击倒后还可以自行站起来,已经让人大吃一惊,但是在本月谷歌发布关于Atlas的视频中,Atlas可以连续跳跃,甚至可以后空翻,并且落地十分稳妥。
        强生的野心
        或许是职业履历的因素,使得孟启明对市场的反应非常敏锐。
        孟启明履历显示,其于1996年作为销售代表加入强生在俄罗斯的销售团队,此后升任多个重要管理岗位,包括强生俄罗斯医疗器材和诊断业务部门总经理、东欧医疗器材和诊断业务地区总裁、欧洲、中东和非洲区总裁等。目前,孟启明同时是亚太医疗科技协会主席。
        在吴启明意识里,人工智能融入器械、药物就将成为一个趋势。
        应该说,强生医疗是全球医疗行业中最大且综合性最强的企业,创始于130多年前。创始之初的梦想是将经过消毒的产品引入到外科手术过程中进行手术辅助。
        从其市场规模看,如今强生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医疗公司,业务遍及世界各国。
        同时,强生本身也是非常全面且全球化的业务公司,其所涉及的业务主要分布在三个领域,如消费品,包括常用的婴儿用品、洗发水等;其次是医药领域,主要生产针对难治疾病的产品,比如针对HIV、癌症的解决方案;第三就是医疗器材,主要是应用在医院尤其外科手术领域里的器材。而这是未加入理想的一个业务分布模式。
        或许,随着指导医生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强生会被标上AI企业的光环。
        如果从技术创新看,其离这一步已经不远。其与IBM、Google、BenevolentAI等大牌或独角兽企业合作,大力扶持健康消费品、制药或医疗器械三大领域的医疗AI产品与应用。
        关于强生进军AI的缘由,孟启明称,社会老龄化日益严重,如今65岁以上人口的总数超过了过去两千年65岁以上人口总数的累计额。而现在全社会医疗的供给和需求间有非常大的差距,解决这个差距主要的办法是靠创新,人工智能是创新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孟启明认为,如果在全球范围统计,医护人员和医疗专业人士的缺口大概是2000万,解决这2000万缺口有两种方法,一是培养更多的医护人员和医疗专业人士;另一种方法是靠创新,创新力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这中间可以扮演的角色第一,它可以填补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差距;第二,它可以在一些重要的诊断和治疗决策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甚至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提升治疗的水平。
        据了解,未来几年内,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可能达到3亿。中国对于强生来说,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
        强生在中国的旅程是从30多年前开始的,迄今为止强生中国已经拥有1万多名员工。就在今年11月初,强生耗资1.8亿美元打造的新工厂——爱惜康新工厂正式奠基。这是强生医疗首次将尖端微创手术及开放性手术器材的生产技术引入中国。
        据了解,爱惜康新工厂的投产,在填补强生部分产品线空白外,也将加速强生医疗在高尖端技术方面与AI的融合。
        孟启明称,强生内部有一句话:强生过去130年是一个成功的伟大的公司,得益于强生是一个美国公司,如果强生要在未来的100年里成功,必须成为一个中国公司。
        机器人博弈
        孟启明称,在他看来未来的医疗人工智能将扮演重要角色,目前人工智能扮演的是器材机械的角色,但接下来它会和器材、药物进行一个很大的融合,同时器材也会和一些智能、电子的设备进行深入融合,再进一步会是智能方案的融合,包括收集分析数据或者为病人以及医疗专业人士提供咨询。
        或许,强生的高管层正是在这样一种趋势高度共鸣下,才有了与谷歌的合作。
        事实上,在2015年时,强生就与IBM、苹果、美敦力等大佬合作联盟,借助IBM沃森人工智能系统,为用户提供个人健康相关的建议。当时就已经有众多跟踪健身和日常生活的跟踪仪器、智能手机或植入性设备,能产生大量个体数据,强生等公司意在用AI分析数据并给出见解,并创建信息存储和共享的大平台,方便患者和医生快速访问。
        手术机器人的存在就是为了避免外科医生长时间手术产生疲惫感,提高手术精准度,便于患者术后创伤恢复。
        但是,有些医生感觉机器人的存在威胁到他们的工作。比如,强生公司设计麻醉机器人Sedasys。Sedasys的角色设计主要是给接受常规手术的病人提供麻醉措施。Sedasys以静脉注射的方式将处方药注入血液,通过检测与镇静相关的体征信号,可以自动调整或停止输液。
        并且,价格低廉,相对于麻醉师每次600-2000美元的要价,Sedasys的使用价格每次在150美元左右。

        Sedasy只用在内窥镜检查、结肠镜检查、上消化道内视镜等治疗中。截至2015年上半年,Sedasys一共在四家医院中投入临床应用,或许,机器人被大众接受乃至整个医疗服务体系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获得更多资讯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搜索